珠心算:信息时代的今天古老的发明焕发出新的活力

算盘是中国的一大发明和创造,从它诞生时起就一直在被人类广泛的应用,默默的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很多古装题材的影视剧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掌柜账房先生,甚至是伙计这样的角色,都能熟练的使用算盘。

 

河南成年人才懂的50张照片 看到第2张就受不了

直到20世纪80年代,会计们还都在使用算盘作为主要的计算工具。熟练的拨打算盘,就像在敲击某种乐器,演奏一曲令人愉悦、富有节奏感的旋律。

 

 

珠算的发展

 

秦汉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这一时期,是我国珠算的主要形成时期。

谢察微算经,是最早出现算盘一词的著作。

北宋钱易所著的南部新书中首次提到了当时算珠的形状。鼓珠即为古形。

算盘诗是元代诗人刘因所著,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首以算盘为题的诗。

元初,王振鹏所绘的乾坤一担图中,在货郎的扁担框里局部放大图上可以看到一把极为清晰的有梁穿档的算盘,因此说明当时珠算的盛兴。

1964年10月16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那时中国仅有一台计算机来为核弹计算数据,当时的科学家们就是用一把把算盘辅助计算机完成了核弹爆炸的每一个数据计算。

 

resize,m_lfit,w_120

2008年,珠算,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珠算进入了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代表了上海市对珠算文化的认识和推广达到了一个全新高度。

 

 

珠算的传承

 

 

现如今,珠算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更广阔的发展前景。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断淘汰改进,发展传承渗透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习惯、风俗等一切社会生活中成为民族精神的精髓。

它对于构建珠算心算的终身教育体系有非常大的作用。比如在幼儿中开展心算的教育,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在小学生中,可以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能力。而在大中专院校的财经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提升职业素养。而在老年教育中,可以发挥健脑的功能。

 

resize,m_lfit,w_120

珠心算是一种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训练方法,它能让眼睛、耳朵和手都调动起来。最重要的是能让大脑进行高度的运转,为今后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珠心算-世界上最先进的心算,不是为了培养神童,也不是单纯的为了培养计算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反应力,专注力,想象力。而这些能力才足以影响孩子的一生。

在新时代里,珠算不再是单纯的计算工具,它以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展现在我们面前。

对儿童教育、大脑开发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珠心算作为一项优秀的中华文化,散发出更丰富、更深远、更强大的能量。

★文章内容图片来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2年4月11日 16:43
浏览量:0